【文告】隆雪華青聲援律師公會,譴責警方濫用法律

19 李伟康2

隆雪華青譴責,警方援以煽動法令調查律師公會提出動議要求阿班迪辭去總檢察長一職的3名提案者,濫用條例,打壓言論及表達自由。

近期,希盟的政治人物、民間團體與社運份子受到國家機器多方面的壓迫、控制。警方與政府多次濫用煽動法令,對付任何對政府、領袖和執政黨提出質詢與批評的人士,以至我國的言論自由的空間嚴重萎縮。

非政府組織即擁有捍衛大眾利益的義務,對掌權者,以達致制衡的力量,實現公平正義的社會。律師公會乃具專業性的公民團體,針對司法程序提出專業意見與要求實責無旁貸,無可厚非。此外,在一個民主國家,任何一位公民都有權利對當權者的公信力提出質疑、對其進行檢視與批評,以維護國家利益。

職是之故,我們不容許國陣政府長期用種種惡法箝制反對者與不滿者的聲音,以此扼殺公民自由。

隆雪華青認為,煽動法令已經成為一個助長國家機器擴充權力、侵蝕自由的法令,必須儘早廢除,以保障我國憲法賦予言論自由的保障;而警方應該停止律師公會的提案者進行調查,以贏回人民對司法的信任與尊重。

隆雪华堂青年团团长李伟康 敬啟

【联署文告】正视人民的要求,立即公布1MDB调查进展

我们,以下联署的非政府组织,对于由国家银行、大马警方与反贪委员会所联合组成的1MDB调查特工队调查进度缓慢,至今尚未公布任何进展报告,亦未对大众做出任何汇报一事表示不满。此外,我们认为涉及“26亿门”的风波主角首相纳吉至今仍未举证、对外清楚交代事情缘由,实乃严重失责,直接打击人民对于政府的信心。

于3月9日成立的1MDB调查特工队成立至今已逾4个月,然而特工队却甚少对外发表调查进展,至今也未公布任何调查报告。我们对于人民仅能从外媒爆料中得知调查进展深感不满,此外,调查特工队成员高调声称揪出与严惩吹哨者,对相关文件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已让人质疑调查特工队的专业性与公信力。

总稽查司的中期调查报告仍未公诸于世,而第二财长与公账会主席仅以一句“报告显示并无可疑之处”草率概括。然而,我们认为1MDB涉及公款数额庞大,实属公共利益。基于透明与人民优先之原则,政府应立即解密与对外公布中期报告,并且加快其调查步伐,尽速完成最终报告以回答人民的种种疑问。

此外,首相纳吉仍未就《华尔街日报》关于26亿公库转私库的指责提出强而有力的证据逐点回应,也未直接面对民众的质疑给予全面与清楚的交代,也没对《华尔街日报》采取法律行动。对此,我们无法苟同首相纳吉此逃避民众的行径,如此不负责任之举必将严重打击人民对于现任政府的信心。基于公平与公正之原则,我们再次严正要求首相纳吉在1MDB调查期间,须暂时免除其首相与财长之职。只有这样,调查特工队才能在毫无干预之下,独立与公正的进行调查工作。

事实证明,倘若政府无法满足人民要求,势必将使民怨升温,进而引发更激烈的抗议。最后,我们呼吁我国政府须正视人民的要求,即以公正和透明的方式调查1MDB的债务风波,方能真正厘清其中疑团,给予失职者惩戒。与此同时,首相纳吉也应以身作则,如实回答26亿门的指控,并且自动停职以避嫌,方可有望重建政府的公信力。

联署单位:

  1. 隆雪中华大会堂华青年团 (The K.L. &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Section)
  2. 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Melaka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Section)
  3. 森美兰中华大会堂青年团(Negeri Sembilan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Section)
  4. 森州乡联青(Belia Xiang Lian Negeri Sembilan)
  5. 马来西亚青年与学生民主运动(学运)(Malaysian Youth & Students’ Democratic Movement)
  6. 中国维权大马后援会(马中维权)(Solidarity for Civil Rights in China, SCRC)
  7. 向日葵选举教育运动(Seed)
  8. 净选盟母亲团(Mamas Bersih)
  9. 北马绿色青年(North Green Youth)
  10. 思辨会社 (Thinking Society)
  11. 雪隆福健会馆青年团( & K.L Hokkien Association Youth Section)
  12. 雪隆惠州会馆青年团( & K.L Fuichiu Association Youth Section)
  13. 雪隆会甯公会青年团 (Sel. & K.L Wui Leng Association Youth Section)
  14. 雪隆南安会馆青年团( & K.L Nan Ann Association Youth Section)
  15. 雪隆广东会馆青年团( & K.L. Kwang Tung Association Youth Section)
  16. 森美兰潮州会馆青年团(Negeri Sembilan Teo Chew Association Youth Association)
  17. 森美兰泷江会馆青年团 (Pemuda Persatuan Siong Kong Negeri Sembilan)
  18. 雪隆社区关怀协会(Persatuan Komuniti Prihatin Selangor dan K.L)
  19. 霹雳大专青 (Perak Young Graduate)
  20. 霹雳公民论坛(Perak Civic Forum)
  21. 柔南黄色行动小组(Johor Yellow Flame)
  22. 马大新青年(University of Malaya Association of New Youth)
  23. 新纪元学院校友会(New Era College Alumni Association)
  24. 博特拉大学前进阵线(Gerakan Mahasiswa Maju UPM)
  25. 理大前进阵线(Gerakan Mahasiswa Maju USM)
  26. 北大前进阵线(Gerakan Mahasiswa Maju UUM)
  27. 北马理华同学会(Persatuan Alumni PBT USM Sel. dan K.L.Utara Malaysia)
  28. 雪隆理华同学会(Persatuan Alumni PBT USM Sel. dan K.L.)
  29. LesBeFriends
  30. 创意集会小组Kill The Bill

【新闻】开拓跨族群视野告别选后忧郁,论者冀社运长期奋斗续推民主

505大选后,国阵续执政浇熄追求政改人士心中烈火。 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呼吁民众振作,勿陷入选后忧郁症, 同时警惕社会议题日益种族开拓跨族群视野,寻求出路。

资深时事评论员潘永强则认为, 大马短期内难单靠选举落实民主化, 政党轮替也需社会运动与街头运动来激化, 需要长时间才能落实民主。

陈亚才昨晚在“后505的发展动向”论坛上说, 选后有一个现象,便是当初积极投入社会运动活跃份子如同泄了气的皮球。

他表示,孕妇有产后忧郁症,这些人因结果不如人意而产生“选后忧郁症”,询民问主这一条路还可以怎样走?

紧盯选委会选区划分

陈亚才鼓励大众重新振作,并建议民众紧盯选区划分、选委会与独立警察投诉与行为不检委员会(IPCPC)这三大议题。

他表示,民众要盯得很紧,将选区划分出现的不公平事宜纠正过来,同时确保选委会具有公信力。

陈亚才说,在警察投诉与行为不检委员会的设立议题上,社会治安与民主化进程是紧扣的,若警方与反贪会没法提升,民主运动将会事倍功半。

针对社会上愈见尖锐的种族议题与风波,陈亚才也提醒大众,勿轻易将这些事件挂上族群歧视标签,以免将友族放到对立位置,间接促成族群关系紧张。

他表示,优秀生被拒国立大学门外与国小更衣室食堂事件等风波,被视为是政治报复与族群歧视,但事实上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箇中原因。

族群对立令关系紧张

陈亚才说:“当我们这样讲时,表面上看来没有错,但我们将巫裔推到对立位置,间接促成了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陈亚才认为,若先以种族角度来看问题,就会令事件染上种族色彩,因此处理上应更谨慎。

“我本人倒是很乐观,我看好国家未来的政治发展、未来政治路向。还有,虽然表面上我们感觉到愈来愈种族化,但我看好我们未来的族群关系。”

昨晚的论坛由沙叻秀13社团及隆雪华青联办,在沙叻秀新村民众会堂举行。

论坛另一名主讲人是资深时事评论员潘永强,主持人则是隆雪华青论坛组组长江伟俊,这场活动也吸引约近百人出席。

促华社先踏出第一步 

陈亚才认为,即使政府没有采取行动,民间不妨主动出击,以颠复方式促进族群融合关系。

陈亚才建议,“我们可以鼓励每所独中,让出5至10个奖学金给(友族),鼓励他们就读,让他们可以替独中宣传。”

“一个马来人对马来社会讲一句话,也好过我们讲十话。”

也是尊孔独中校长的潘永强则说,尊孔独中为友族提供5个名额的助学金,校方也希望友族学生人数可以增至1%。

也应跨种族关注教育

针对被友族申诉遭歧视私人企业,陈亚才也促请私企裁培友族员工,让他们可以融入私企的职场文化。

陈亚才也趁机呼吁,在明天举行的华团大会上,勿仅是关注探讨华教议题而已,也应谈国家教育议题。

陈亚才说,“关心华教、为华教斗争是我们权利,但《教育大蓝图》不只是华教而已,勿百分百谈华教。我们谈论的比例要有所更动,70%至80%(内容)谈华教,20%至30%就谈跨族群教育课题与全国教育课题。”

“这个国家要进步,不只是友族要进步,我们自己的脑筋要改。山不走过来,我们自己走过去。政府不踏出第一步,华人是否可以踏出优先的第一步呢?”

香港也因大马受鼓舞

陈亚才认为,“人始终是有感染力的,可以将国家从歪歪斜斜的路拉直过来。”

他表示,“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走的话,我认为我们的选后忧郁症很快会消除。”

陈亚才也分享本身与香港学者谈及马港两地的民运的小故事,表示这名香港学者就说,香港的民运也一度陷入低潮,后看到大马举办的净选盟大集会万人空巷情况,也受到激励。

不乐观短期将可变天 

相较于陈亚才的乐观,潘永强对大马能否在短期内能否透过政党轮替来促进民主进程,态度显得有所保留,并认定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落实。

他的主讲重点在于,大马人追求的选举改革,其游戏规其实由国阵所订制,并令之长期得胜与执政,因此大马恐无法短期内单靠选举来落实民主化,政党轮也需靠社会运动与街头运动来激化。

潘永强分析短期或无法变天的原因,“下届大选时,民联已在槟城与雪兰莪执政10年了,它是否有包袱,会否产生一些弊端?伊党届时执政丹州也进入28年,前大臣聂阿兹的退休,会否带来改变?”

民联改革动力已降温

根据潘永强,除了行动党保持活动外,眼前民联的改革动力已有降温,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在选后2、3个月没有拟出新方向,彷佛陷入低潮、失落,也像是在疗伤。

至于国阵方面,潘永强认为,505大选胜选给国阵与巫统能够喘息与自我休复,接着各种不利于民间的措施与事件将陆续发生。

“这一战无法令政权改变,后果非常的严重…莱纳斯、118层独立遗产大厦、边佳兰石化工程、消费税、赵明福案件(无法平反)等各种政策将陆续有来。”

民行也是制度受惠者

潘永强质疑,现有的选举制度则由国阵所订下,它是这个游戏规则的即得利益者,因此国阵是否愿意改革?

“要落实选举改革的大前提是,朝野双方皆觉得非改不可,否则就不能顺利完成改革。”

潘永强也分析,“这个制度用了50、60年了,除了国阵,行动党也是得利者、是赢家。”

转载自《当今大马》中文版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36902

【新闻】若旧人当选马华难脱胎换骨,潘永强揶揄中莱比细历平庸

正当社会关注马华败选后的改革及党选后新领导班底是否有出路,资深时事评论员潘永强却质疑,若马华新领导班底仍由“旧人”组成,将难以为该党带来新思维与新方向, 进而脱胎换骨。

潘永强昨晚在“后505的发展动向”论坛表示,“若届时上位的都是那几个人,不大可能会有新的思维与方向。”

他认为,若是如此,社会也不大需要去期待, 马华能够透过党选而彻底的脱胎换骨。

未妥善处理车牌风波

潘永强也揶揄,若署理总会长廖中莱在党选时中选为总会长,他或许会比现任的蔡细历还平庸与糟糕。

NONE潘永强以廖中莱(右图)在任卫生部长时,爆发的车牌风波为例,说明廖中莱甚至没有很好地处理此事。

陆路交通局因公布WWW车牌的竞投名单中,发现廖中莱的“WWW15”车牌号码叫价2万4200令吉掀起风波。部长有权免费投选,惟廖中莱一度指称不知为何其名字出现在名单里。

最后,这起风波因廖中莱拒领车牌而告一段落。

泡沫化但可支撑很久

廖中莱在一年后,即在本月20日率先表态宣布问鼎党内第一高职,受到社会关注。这也是唯一公开表示有意竞选此职的领袖。

昨晚的论坛由沙叻秀13社团及隆雪华青联办,在沙叻秀新村民众会堂举行。论坛另一名主讲人是隆雪华堂总执行长陈亚才,主持人则是隆雪华青论坛组组长江伟俊,这场活动也吸引约近百人赴会。

潘永强补充说,尽管马华与民政党因大选而泡沫化,惟两造因有党产与党的结构渗透性强,因此还可以支撑很久。

三党党产不一难合并

陈亚才也不看好马华、民政党与人联党三党合并,并点出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党产。

“民政党的党产只是一幢建筑物而已,但马华有20亿党产。”

潘永强认为,随着大马经历了308大选与505大选,两线制趋势已锐不可挡,却未成型与定型,因大马仍未实现政权轮替。

他表示,“我们现在有的,只是国阵威权体制出现了松动,但它是破而不碎。”

批马华是大号张天赐

对于党内与社会热议的马华不入阁话题,潘永强认为,即使入阁,马华也不一定会处在政治主流里。

“有人说,马华不入阁就是被排除在政治主流外,但不能如此理解,不一定参与政府与加入国阵就在主流内。”

他表示,马华过去身在内阁,也只是行政上参与而已,而不是决策的参与,它扮演的充其量只是修修补补兼粉饰的角色,说开了就是“大一点的张天赐”而已。

“该党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张天赐处理失踪少女、姑爷仔与大耳窿等社会问题,马青总团长魏家祥处理的是大学生、优秀生申请不到大学、师资等议题。”

潘永强进一步表示,两者之间也只是层次上的差别而已。

要透过变天回到主流 

潘永强表示,马华、民政、沙巴自由民主党与砂人联党等政党,在505大选中泡沫化,显示华社已拒绝通过这些政党来争取改革。

他表示,华裔选民就是希望通过政党轮替或改朝换代,重回政治主流。

“巫统与首相兼国阵主席纳吉都需思考,并寻求出路,在多元族群的国家里实各族参与政权、分享政权(的方式)。”

潘永强继而分析,505大选没有变天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就是民联在吉打沦陷之余,也输掉8个国会议席,连作风较开明伊党领袖也败选,这对伊党内部权力产生了变化。

转载自《当今大马》中文版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36902

【新闻】 杨凯斌建议大马组绿党抗公害 苦行者批主流媒体冷处理新闻

大马反公害绿色运动近年出现崛起之势,为了凝聚与壮大这股势力,更进一步组织化成为了一种有必要的选择。 《当今大马》中文版主编杨凯斌倡议成立全国性组织或绿党来持续绿色斗争,为现有及接踵而来的环境公害计划做好准备。

杨凯斌在昨晚的“环境运动的最后一里路?” 讲座上提醒, 危害环境的计划在大马只会愈来愈普遍。

“为何欧洲与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而日本与台湾偏低时,大马却享有5至7%?”

“这是因为我们全力发展能源与石油,像边加兰(石化工程)届时会出现在砂拉越与沙巴…这种对环境有危险的工作,只会在大马愈来愈普遍。”

企业出走中台晋东协

杨凯斌(右图)预测,在经济转型计划下,预料石油与能源工业占了总大型计划的三、四成,这都是对环保不利的计划。

他警惕说,中国与台湾不准公害工业在国内设厂,这些企业也辗转出走至东南亚,大马或会为了招商放宽对环境条件。

这项由隆雪华青主办的讲座,旨在反思绿色百里苦行落幕后接下来的斗争,其他主讲人绿色盛会委员会宣传主任李健聪、创意集会小组Kill The Bill组员兼绿色苦行者陈闻天,以及净选盟妈妈团成员吴启珍。

勿以为只有朝野政党

绿色盛会主席黄德月前宣布从关丹独自步行300公里至吉隆坡,惟苦行队伍在最后一天壮大至2万人是事前不曾预料的。

杨凯斌的演讲重点包括绿色支持者变成绿色运动的干部,同时大胆的建议大马创立绿党,勿单调的以为只有朝野阵营而已。

“大马能否也考虑成立绿党,台湾与韩国都拥有绿党,它在德国还是执政党。这是可以参考的事,不要以为只有朝野政党而已。”

根据《维基百科》,绿党是一个绿色政治为诉求的国际政党,其四个基本目标:草根民主、和平主义、社会公义,它反对破坏生态的经济发展策略。

大致不错强化细微处

杨凯斌表示,其实大马绿色组织大致做得不错,但可以强化细微之处,包括在文宣与培训。

他建议国内反公害组织筹组一个全国性绿色团体并扩大其决策圈,并与绿色和平组织等国际著名反公害组织互动,向讯息传至国际舞台。

杨凯斌认为,扩大组织的决策圈的优点,这可将组织内某一两个领袖成为对付焦点的风险分散掉,当年华教诉求运动便是因此而败北。

台韩搞社运如搞直销

杨凯斌接下来建议大马在社运中向台湾与韩国取经,阐明两国搞社运就像搞企业与直销般,深谙组织群众之道。

他指出,社运过程中谈论“有没意义、会否成功”等哲学问题,没有意义,社运能否延续下去在于本身的信心与价值观。

他指出,台湾社运份子脸上总是很自信,在斗争中用简单的语言传达讯息,但大马的反莱纳斯斗争有一种哀伤感觉。

他认为,大马的绿色斗士应该用很快乐且理直气壮的态度来推动社运。

 

唱大长今赢港民芳心

面对陈闻天在主讲时申诉本地主流媒体冷处理绿色苦行新闻,杨凯斌则以2004年时逾千韩国农民趁着在香港举世贸大会反世贸游行抗议,反建议社会人士设法扭转劣势,借用媒体力量达致扩大宣传效果。

杨凯斌表示,韩国示威者第一天在香港示威,有媒体不客气形容为丐帮大会,但示威者一招唱《大长今》与三步一跪叩,在一天半内就将香港人收服,扭转媒体文化霸权。

“历史上有90%的媒体都是为当政者讲话的,全世界有军权、政权的国家,其媒体都是跟当政者站在一起,这是霸权主义。”

他建议说,社运组织在其网络上载讯息与照片,并在网络形成回响,最后迫使媒体不得不报导这起新闻。

应设法成为主流声音

至于针对反稀土运动少了巫裔踪影,杨凯斌表示,这只是因为宣传不足所致,而非友族不关心,毕竟巫裔当年也发起烈火莫熄运动。

“我们要剔除障碍,在同一个主题下设法结合不同的力量与声音加入。我们要设法成为主流声音,并抢夺主流的声音。”

杨凯斌也建议,社运组织应该趁着支持者对绿色运动怀有好感,吸纳为干部,不断的训练他们以快乐且自信的态度传播讯息,且将讯息说的动听极了。

批黄德新闻遭冷处理

另一方面,陈闻天也在讲座会上播放苦行照片,反驳彭州大臣安南耶谷早前称苦行者以车代步的言论。

“彭州大臣讲苦行者只步行200公尺,接下来乘车至终点,我要驳斥大臣。”

他透露,苦行队伍起初每天只有50至80人参加,但进入文冬站后则暴增至300至400人。

这名尊孔独中老师也说,本身留意到有其他老师也来苦行。

“有人说,关丹人(在稀土议题上)反应冷漠,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第一天走了30公里,进入市区时很感动的发现民众热烈的迎接我们。”

陈闻天指出,媒体较后有访问黄德,但报章都以冷处理方式来报导此事,寰宇电视新闻节目《新闻报报看》也没有播放黄德受访录影。

讲没时间陪女儿哽咽

另一方面,吴启珍(下图)在讲座上谈及心酸处忍不住哽咽,特别是谈及净选盟妈妈因是全职妈妈被迫带孩子一同参与社运时,以及本身没有时间陪女儿时难受的哭了。

“这些小朋友跟着妈妈一步一脚印,小小年纪就摸索一条走向绿色未来的路,其实他们童年跟一般小孩不一样……他们已在保家卫国。”

吴启珍表示,有一晚她回家后看到女儿给她留了一个字条,询问她牙齿掉了应该怎么办,她对不能陪伴女儿而感到难过。

她说到此时,哽咽得哭了,台下公众拍掌为她打气。

妈妈倒了小朋友接班

她也说,这些净选盟娃娃跟着妈妈举办活动时,都是年纪较大的小朋友照顾稚龄娃娃,不吵不闹,还会上台表演与协助筹募捐款。

吴启珍解释说,净选盟妈妈在巴生谷一役共号召至5部巴士,带了小朋友一起去苦行,让小朋友在学校假期时了解苦行意义。

“这是小朋友的一小步,也是未来的一大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有一天我们倒下来了,如果公害课题还在的话,我们还有这一班人,他可以帮我们去做。”

报道转载自《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16013

【新闻】李健聪透露募得五百绿色先锋 两三周内出动挡第二批稀土矿

由绿色盛会委员会号召的“反莱纳斯人墙运动”, 至今已获400至500人登记成为绿色先锋, 只要一声令下便可投入封厂与攻厂行动。

绿色盛会委员会宣传主任李健聪在昨天一场绿色讲座会上表示,第一炮的人墙运动便是阻止莱纳斯厂引入第二批稀土原料。

“我们预料,第二批稀土原料可在两三周内抵马,届时会有数十个货柜箱的稀土原料进来。”

各种方式干扰工厂运作

“我们会以各种方式干扰(稀土厂操作),我们会在厂外、厂外员工出没的地方,以及运输交通工具经过的地方设立人墙。”

李健聪(左图)指出,一旦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厂全面运作起来,预料每星期都要有好几十箱原料进入格宾。

他补充,绿色盛会正在草拟一个最佳方案来落实人墙运动,现阶段无法透露太多。

透过非暴力方式来斗争

他也呼吁说,“我希望,这一天到来,大家能以最和平方式并跟良心对话,一起在(格宾)出现,为了这个国家与下一代。”

李健聪透露,“至今已有400至500人登记成为人墙运动的绿色先锋,我们也会提供他们有关赋权(empower)与组织训练,让他们透过非暴力方式来斗争。”

邀得“最有影响力”领袖

另一方面,绿色盛会主席黄德也表示,他们已成立“反莱纳斯人墙基地”,来布署人墙运动的事,这地基就落在稀土厂4、5公里以外的巴洛地区。

“我们也找到一名全马最有影响力的领袖来(堵厂),他在政治与宗教上皆有影力。”

莱纳斯约100个货柜的稀土矿砂于上月21日抵达关丹港口登陆,并被送往稀土厂,令关丹居民惊怒交加。

报道转载自《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16017

【活动报告】公民教育扭曲连老师都不投票,莫泰熙提醒华裔要敢于“生气”

自诩为华教园丁的林连玉基金常务董事莫泰熙感叹大马的公民教育遭扭曲,有许多老师也不曾去投票。

莫泰熙表示,“我曾跟老师讲投票的议题,却很惊讶的发现很多老师不曾投票。”

莫泰熙昨晚是在“大选,梦在何方”新书推介及讲座上, 以幽默诙谐方式与串连小故事,分享本身对华教与公民意识的看法。

这名不时受邀向学生们畅谈华教故事的退休校长说,他每次在提起华教故事时,总会批评政府,就引起家长与师长的投诉。

鼓励家长让孩子参加社运

“于是,我就问学生我们可否换政府,没有人敢答,我就问政府是怎样选的,这是人民选出来的。”

他续说,“所以说,公民教育这一块在大马是被扭曲的。”

“不管是独中、国中或大学,年轻人的公民教育不足,他们都是凭着(后来的)努力与受朋友影响,才逐渐懂得。”

莫泰熙也鼓励家长,若要孩子保护他,就应该鼓励他们参加社会运动,好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成长。

莫泰熙也说,“我1965年进入南大,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下令关南大,我还没有上课就去罢课了。”

这场讲座会吸引约200人赴会,其他主讲人为行动党雪州议长邓章钦与《当今大马》中文版主编杨凯斌,主持人则是隆雪华青理事霍韦彣。

其他赴会者包括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与公正党副主席蔡添强,以及新书《不平则鸣,写在呼唤改变的那些年》作者兼欧阳捍华特助邱金明。

政府贪污华人才有机会

莫泰熙认为,大马有三种华人,分别是逃命型、认命型与抗议型。

他指出,其幼弟就是属于逃命型华人,早年在马大教微生物系,原以为可以凭着年资经验擢升为系主任,却因并非土著而希望落空。

莫泰熙说明,尽管其幼弟将马大告上法庭,而法庭也在去年判他胜诉,但他已无法在马大执教,于是便选择了移民。

莫泰熙也说出华商一些事迹,点出大马华人认命的事实。

他说,他以前去东马时,当地友人带他参观某重量级政治人物的房子,屋外沿途有很多4尺至5尺花盆。友人宣称,每当对方索贿时,便会指定贿赂者将钱放进指定的花盆内。

“这名朋友还说,唯有(政治领袖)贪污,华人才有机会。”

莫泰熙表示,第三种华人是抗议型的,他们不满政治人物将原本团结的大马,搞得污烟瘴气而出来抗议。

遇不合理事要敢于生气

“大马是一个好地方,我们有福气,但我们要尽一点力让这个国家美好,我们要选出较有素质的人来治理国家。”

他敦促说,“遇到不合理的事,我们要敢于生气,做人时就要像一个人。”

莫泰熙也说,大马早前出口冷冻榴梿时,他向一名从事榴梿行业的朋友道贺,但朋友说不要高兴得太早,因政府就会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处理出口榴梿事务。

“大马跟邻国相比为何会这么落后,这是因为政府治国观念是封闭的、落伍的,含有种族主义,以及贪污腐败。”

尽管大马在其眼中有许多缺点,莫泰熙仍坚信,在邻国腐败政权遭推翻情况下,大马终会走上改变之路。

惟莫泰熙不忘提醒,朝野两党至今不曾说过要,抛弃《拉萨报告书》的消灭母语教育终目标。

大马缺乏理性思考网民

《当今大马》中文版主编杨凯斌也认同大马公民教育是在为国人“洗脑”,无法培育出做人的独立性。

他指出,当中国在香港学校实施国民教育课程,被港人视为洗脑教育而发动10万人上街游行,反映当地社会有自由风气。

他指出,他在中五时须阅读巫统喉舌报章《马来西亚前锋报》,相信他毕业后的情况仍是一样的。

杨凯斌认为,大马的孩子长大后进入了网络世界,泰半仅会成为“粉丝”,而不是会理性思考的网民。

他进一步说,这批粉丝各自聚集,宛如一处处的原始人部落,而且以为唯有自己部落讲的话才是对的。

报道转载自《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05745

【活动报告】USUL-USUL PERSIDANGAN KEMUNCAK NASIONAL PEMUDA-PEMUDI 2010

Pengenalan:

Menghayati saat ini! Menjunjung saat ini! Mengubah pada saat ini! Kami Sebagai warganegara Malaysia,dan juga generasi muda di tanah air kita ini, kami sedar bahawa pada masa yang akan datang ,kami berwajib untuk memikul tanggungjawab pembangunan negara ini. Kami menerusi seruan tokoh pendidikan ibunda Mendiang Lim Lian Geok sempena kemerdekaan negara, iaitu “negara yang ingin memastikan generasi muda supaya taat setia kepadanya, hanya dengan satu-satu caranya iaitu memberikan mereka satu konsep hak kuasa yang sama rata daripada memikulkan tanggungjawab bersama,barulah kewarganegaranya membawa makna ” (petikan “Kenyataan Mesyuarat Pewakilan Nasional Persatuan Cina [Huatuan] Memperjuangkan Hak Kewarganegaraan” pada 27hb April 1956).

Dengan itu, kami akan mempertahankan hak kuasa kami dan bersedia memikul tanggungjawab bersama untuk kebaikan negara.

Memandangkan negara kita sedang menghadapi pelbagai masalah, kami selaku generasi muda menyeru traformasi dan reformasi atas isu-isu berikut supaya masalah negara kita dapat ditangani dengan segera:

Politik:

1. Melaksanakan pendaftaran pengundi baru secara automatik

Hak mengundi merupakan hak asasi setiap warganegara dan juga merupakan landasan asas sistem demokrasi yang penting. Akan tetapi, mengikut statistik Suruhanjaya Pilihanraya(SPR), negara kita masih terdapat 430 juta orang pengundi layak, tetapi masih belum didaftarkan sebagai pemilih. Di Samping itu,kerajaan pemerintah kita tidak menunjukkan kegigihannya dalam proses mempromosikan kepentingan pendaftaran pemilih, maka kami menyeru kerajaan pusat melaksanakan pendaftaran pemilih secara automatik bagi pemilih yang sudah berumur 18 tahun sebagai pemilih yang sah.

Kami percaya, Jabatan Pendaftaran Negara dan Suruhanjaya Pilihanraya yang telah dilengkapi dengan pelbagai apikasi komputer tidak akan melihat pendaftaran automatik ini sebagai masalah besar, dan ia juga dapat menjimatkan tenaga sumber manusia dan kewangan SPR yang menghadapi kesulitan dalam urusan pendaftaran pengundi baru.

2. Mansuhkan sistem kuota berasaskan kaum, melaksanakan polisi bantuan ikut keperluan ekonomi

Sistem kuota yang mula dilaksanakan sejak tahun 1971, bukan sahaja telah menyebabkan persekitaran persaingan yang tidak adil, maka ia juga mewujudkan jurang perbezaan antara kaum dan melahirkan sekumpulan kecil etnik yang terlalu bergantung kepada “tongkat” sehingga mereka tidak dapat berdikari dalam eknomi.

Kami berpendapat bahawa sistem kuota yang telah dilaksanakan lebih daripada 40 tahun ini, bukan sahaja telah menghindari tujuan asalnya untuk menyurun semula kekayaan masyarakat, maka ia telah membawa kepada budaya kronisme yang serious.

Setelah Malaysia mengalami proses pembangunan moden dan perbandaran selama 40 tahun, ia telah menyebabkan jurang antara golongan kaya dan miskin berasaskan kaum menjadi semakin buntu. Oleh itu, kami menyeru kerajaan mengamalkan prinsip ekonomi bebas dengan memansuhkan sistem kuota dan mewujudkan satu suasana persaingan ekonomi yang adil.

Kerajaan juga perlu mendefinisi golongan kurang upaya dalam masyarakat dan melaksanan polisi bantuan kurang upaya yang berdasarkan prinsip keadilan sosial.

3. Mengkaji semula atau memansuhkan Biro Tata Negara

Penubuhan Biro Tata Negara adalah untuk memberi latihan kepada kakitangan kerajaan tentang etika dan cara kerja yang betul. Akan tetapi, kandungan latihan Biro Tata Negara kerap dibongkarkan mengandungi unsur-unsur diskriminasi perkauman yang serius. Ini bukan sahaja bercanggah dengan slogan laungan “Satu Malaysia” oleh Perdana Menteri Datuk Seri Najib Razak, malahan ia juga melanggar prinsip berkecualian kakitangan kerajaaan yang tidak harus memihak kepada mana-mana pihak. Oleh itu, kami menyeru kerajaan memansuhkan Biro Bina Tata Negara supaya penyebaran pemikiran diskriminasi perkauman di kalangan kakitangan kerajaan dapat dihentikan.

4. Menggubal Akta Anti Diskriminasi untuk mengawal tatacara yang berbau unsur perkauman supaya unsur provokasi perkauman dapat dielakkan.

Kebelakangan ini berlaku insiden-insiden yang mengeluarkan kenyataan berbau perkauman.Maka, kerajaan harus menetapkan suatu Akta Anti Diskriminasi bagi

mengelakkan kejadian diskriminasi berterusan.

5. Kesemua Borang Rasmi Harus Memansuhkan Kolum Etnik, Dasar Kerajaan Harus Mengikut Merit Tanpa Mengira Etnik.

Kerajaan Pusat dan Negeri harus menuju ke arah kepentingan semua lapisan masyarakat dengan menetapkan procedur yang saksama dan permudahkan birokrasi dalam penjawatan awam.

6. Mansuh Akta Keselamatan Dalam Negeri, Akta Hasutan, Akta Rahsia Rasmi, Akta Penerbitan dan Pencetakan.

Akta-akta ini bukan sahaja melanggar prinsip asas kebebasan bersuara dan berpersatuan, malah telah menafikan hak rakyat untuk memperolehi maklumat.

Ekonomi:

7. Menghapuskan rasuah, meningkatkan persaingan, melaksanakan tender terbuka dan membentuk suasana perdagangan yang berdaya saing

Semenjak krisis ekonomi 1997, kesemua penyelewengan yang diakibatkan oleh budaya kronime telah semakin menimbul. Antara masalah yang paling serious adalah dasar perlindungan yang terlampau pada industri tertentu dan ia telah mengakibatkan industri negara kita kehilangan daya saing yang sepatut ada, dan menyebabkan amalan rasuah berleluasa di indudtri perniagaan. Kami menyeru kerajaan pemerintah bertindak gigih dalam membenteras rasuah, memastikan kesemua projek kerajaan diberi melalui proses tender terbuka, serta mengamalkan polisi yang dapat mewujudkan suasana perniagaan yang berdaya saing.

8. Menghapuskan sistem 30% ekuiti bumiputera, melaksanakan Akta Persaingan Adil.

Sistem 30% ekuiti bumiputera hanya memanfaatkan segelintir masyarakat dan kroni-kroni. Pelabur tempatan dan pelabur asing berpendapat bahawa sistem 30% ekuiti bumiputera serta sekatan ekuiti pelaburan asing menyebabkan Malaysia tidak mempunyai daya rundingan dalam menarik pelaburan asing dan mengalakkan pelaburan tempatan. Maka, sistem ini harus dihapuskan.

9. Membantah projek Mega Tower dan Projek Penjana Tenaga Nuklear

Kerajaan hanya menitik berat projek Mega sehingga mengabaikan kebajikan asas rakyat. Dalam pembinaan pelan loji tenaga nuklear, kerajaan harus mengadakan sesi pendengaran awam serta proses pengurusan logi tenaga nuklear haruslah telus.

10. Menetapkan Akta Gaji Minima

Akta Gaji Minima amat diperlukan pada masa kini kerana harga bahan keperluan asas semakin meningkat, sedangkan penswastaan infrastruktur asas menyebabkan beban golongan pekerja semakin berat tetapi gaji pekerja tidak meningkat.

Pendemokrasian universiti dan kolej:

11. Memansuhkan AUKU dan mengizinkan mahasiswa terlibat dalam politik

Penglibatan dalam urusan politik merupakan hak asasi seseorang rakyat, malah ia merupakan amalan asasi di kehidupan negara-negara antarabangsa. Akan tetapi, kewujudan AUKU telah merampas hak penglibatan mahasiswa/i dalam politik. Akanpun, selepas penggubalan terbaru, seksyen 15 di bawah akta tersebut masih menghalang mahasiswa/i daripada menjadi ahli dalam politik atau persatuan yang tidak diizinkan oleh Menteri Pengajian Tinggi. Seksyen 15 (5) juga melarang mahasiswa/i daripada menunjukan sokongan atau simpati kepada mana-mana parti politik atau persatuan yang tidak diizinkan oleh Menteri Pengajian Tinggi. Kami berpendapat perkara tersebut telah bercanggar dengan prinsip semangat demokrasi, dan merampas hak berperlembagaan yang tertakluk pada perlembagan Malaysia iaitu kebebasan penglibatan dalam politik oleh mahasiswa/i sebagai warganegara Malaysia. Selain itu, ia juga bercanggar dengan hak kebebasan berpersatuan yang dijamin oleh Perlembagaan Persekutuan Negara.

12. Demokrasi Kampus Kuasa Pentaddiran mahasiswa/i

Universiti merupakan tempat untuk melatih mahasiswa/i berfikiran kritikal dan mempunyai kebolehan untuk membuat keputusan berdasarkan analisis kritikal. Oleh itu, penglibatan mahasiswa/i dalam urusan pentadbiran kampus bukan sahaja dapat mengasak bakat mereka malahan dapat melatih mereka terlibat dalam pembinaan negara pada masa akan datang. Untuk tujuan itu, kerajaan harus mengurangkan campur tangan dalam urusan dalam universiti. Perlantikan Naib Chancellor universiti bebas daripada keputusan politik, ia harus dilantik berdasarkan pengundian oleh warga-warga universiti,termasuk ahli akademik dan Mahasiswa-mahasiswi. Ahli Akademik universiti juga tidak seharusnya dirangkumi sebagai kakitangan kerajaan dan sepatutnya diibebaskan daripada sistem btersebut supaya kebebasan akademik tidak akan dicengkam oleh kerajaan yang memerintah.

【活动报告】2010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提案

感受当下!立足当下!改革当下!作为马来西亚公民, 也是在这块土地成长的年轻一辈,我们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将扛下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我们继承着林连玉先生在独立前夕所发出的呼吁:“……而为马来亚国获 致青年的效忠,不致生心向外起见,也只有根诸权利与义务相对待的观念,给予公民权才有效果的。”

(《全马华团代表大会争取公民权宣言》,1956年4月27日)我们今天要落实维护我们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当下,我们的国家问题丛生,针对以下课题呼吁各界进行必要的改革:

政治:

1. 落实选民自动登记政策

投 票权是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民主制度重要的基石。然而根据选举委员会的数据,我国竟然尚有430万合格公民未登记为选民。政府亦不积极向合格公民宣 传选民登记注册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呼吁执政当局应根据国民登记局的数据资料,落实年满18岁者即自动登记成为选民的政策。我们也相信已经电脑化的国民登记 局和选委会不会将此视为难题,亦可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在选民登记的工作上。

2. 废除固打制,落实扶弱政策

从 1971年即开始实施的固打制,不仅形成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亦造成族群之间的隔阂缝隙,以及过于仰赖“拐杖”的一群。我们认为这项实施40多年的政策不仅 违背初衷,难以有效重整社会财富,反而形成恶性的朋党政治文化。因此,政府不应该扭曲联邦宪法153条文的诠释,无限度扩大土著特殊地位的定义。我们认为 我国40多年来经历了迅猛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以种族为界限的贫富的阶级问题越来越模糊。因此,我们呼吁应当依照自由经济的原则,废除固打制,创造平等 竞争的环境。重新界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按国家正义的原则实施扶弱政策。

3. 废除国家干训局,通过公民教育课程倡导种族谅解,促进国民团结

国 家干训局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培训公务员正确的职业伦理和工作方式。但国家干训局却屡屡被揭露在课程培训的过程中,存有许多种族主义的偏差观念,不仅与首相纳 吉的“一个马来西亚”理念相悖,同时也违反公务员应当政治中立的准则。因此,我们呼吁执政当局废除现有的国家干训局,以遏止极端种族主义的偏差观念在公务 员中继续散播。

4. 制定《反歧视法令》杜绝极端种族言论及行为,以制止种族歧视事件的发生

随着2008年爆发“寄居论”以及近期校长发表种族歧视言论的风波不断,我国有必要制定一套《反歧视法令》,以杜绝一切在公共及私人领域所发生的种族歧视事件。

5. 所有官方申请表格不应该有种族栏, 政府的政策需以绩效与需要而非肤色为考量

各级政府应该以更宏观的全民角度来为民服务,设立更好的公务员遴选系统,精简化和精英化公务员体系 。

6. 废除恶法如《内安法令》、《煽动法令》、《官方机密法令》及《出版与印刷机法令》

以上恶法严重违反人民的言论及结社自由,更否决人民的知情权。为了迈向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首先必须废除一切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恶法。

经济:

7. 打击贪污、加强竞争力、公开招标,营造有竞争力的商业环境

朋党政治文化所营造出来的诸多弊端逐渐浮现,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即过度的保护主义导致我国企业缺乏竞争力,同时也成为贪污的温床。我们呼吁执政当局应当加强打击贪污的力度,所有公共工程必须公开招标,并通过各种政策致力于营造有竞争力的商业环境。

8. 废除30%土著股权政策,落实《公平竞争法》

30%土著股权政策只让一小撮既得利益者及其朋党和特定领域人士得利。外来和国內投资者皆认为土著30%股权措施以及外资股权结构限制,是导致大马在吸引外资或促进国內投资时缺乏有利议价能力的因素,应该被废除。

9. 反对兴建100层摩天大楼及核能发电厂

政府过度注重大型建筑计划,忽略了软体建设及人民的基本需要。人民普遍对政府处理核能原料的能力感到担忧,因此应开发研究其他替代能源。

10. 制定最低薪金制

最低工资法令在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因为目前所有基本需求的价格不断上涨,而基本设施的私营化为工人带来更多的负担,但工人的薪水却难见增加。

大专民主化:

11. 废除大专法令,允许大专生直接参政

参 与政治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在西方国家中也是基本的生活常态。然而《大专法令》却屡屡限制我国大专生参政的权利。即使经过修改,但第15条文(1)仍然 规定大专生不可成为政党或不被高教部长允许之团体的会员。其中第15条(5)规定大专生不可涉及可被诠释为支持或同情任何政党或不被高教部长允许之团体。 我们认为以上已违背民主精神,阉割了拥有自我意志和主体的大专生所应当享有的公民权利。此外,也违背宪法所赋予的结社自由的权利。

12. 学生自治,校园自主

大 学是培养大专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地方,让大专生在校园中学习自治管理是作为日后参与社会与国家建设的训练过程。若要落实让学生自治,校园自主,则政府 不应干预大学行政。校长不应当是通过政治委任,而是通过教授会的选举和推荐,更不应将大学教职规约为公共职务,置放在公务员体制底下诸多制约。

【活动报告】砂拉越峇南中区儿童学前教育计划成功筹获RM53,003

砂拉越峇南中区儿童学前教育计划是由本南教育支持小组(即砂拉越峇南中区的本南社群,以及一些关心本南族群的个人,与设在古晋的非政府组织—— SACCESS联合成立的小组)发起,林连玉基金是支持单位,并由雪兰莪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青年团(隆雪华青)成为代收与信托单位。

此计划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有赖于所有社会人士热心捐助,共筹获了RM53,003,83名个人或团体的捐款人参与此计划。目前所筹获的款项将会作为Long Item 与Long Pakan两所学校的两年教育基金

此计划初期是想要助养本南小孩进入小学就学,但是经过和本南社群的领袖讨论后,察觉本南小孩的辍学率高达45%,是因语言障碍问题所致。由于他们并没有能力筹办小学,所以才想要为本南小孩进行学前计划。

两位本南籍的老师于2010年10月开始,在砂拉越古晋接受教师训练,以便专业并有效的教导这些本南孩子。预计在Long Item会有60名学生入学,Long Pakan则预计会有50名学生。

隆雪华青团长吴仲顺表示:“我们发动给华教的,都是上亿的,5万5000元对华教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本南人来说,就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而负责代收款项的隆雪华青也有义务监督款项,我们会确保筹募的款项都应用在计划上。”

此筹款计划将会继续进行,欢迎社会人士继续捐款。
若有兴趣,请将准备好的现 款/邮政汇票/划线支票 付予 The KL &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Public Bank,户口号码:3077-138-310),并将汇款收据(bank-in slip)传真至隆雪华堂秘书处03-22724089,或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捐款人可以上到隆雪华青的部落格www.malaysiayouth.com 查看。
若有任何捐款人发现姓名不在名单内,敬请联络隆雪华青秘书处03-22746645。

(左起)隆雪华青出版组组长周小芳、计划协调员郑屹强、计划负责人王妤娴、林连玉基金副主席莫泰熙、隆雪华青团长吴仲顺

本南学前教育计划之新闻,请点击: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5795.html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4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