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ies by jianlong nicholes

【活动报告】峇眼槟榔Bagan Pinang补选:第13届大选的探温计?座谈会

“峇眼槟榔Bagan Pinang补选:第13届大选的探温计?”座谈会 2009年10月14日 隆雪华青、森华青联办 讲座在森华堂举办,主持人是森华青署理团长高启舜,出席人数大概有40人。 主讲人为时事评论人林猷荃、政策研究员王维兴、森州马华教育局主任李志强,分析了有关补选成绩的导因,同时认为这场补选虽然不一定反映第13届大选的成绩,不过它却是国阵与民联的一个重要启示与提醒,而补选导因包括候选人依沙的元素、民联不利条件,例如缺乏当地基层、禁酒等议题。

【活动报告】回顾24:检讨与前瞻-工作营

“回顾24:检讨与前瞻”工作营 2009年10月24日与25日 针对隆雪华青24年来的组织与章程检讨,理事们都出席了在The Farm Resort举行的工作营,以厘清隆雪华青的未来行动理念和准则。 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从时代的脉搏,与参与者共同检视隆雪华青自成立至今的事迹,具体地说明了本团20多年来对社会的影响及从中建立起来的口碑与品牌,让大家更清楚本团在社会中能够扮演的多重角色,同时也阐述了客观环境的变化对本团的冲击及目前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本团前资深理事分享了选举的细则和雪华青选举制度的变更。他也以马华在2001年的特大、128马青中委会以及马华双十特大作为例子,探讨会议中的纷争。 团长吴仲顺在环节中重新探讨了本团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各小组的协调及操作等等问题。除了检讨隆雪华青本身的态度及对外作建立的形象之外,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冀望能加强本团内部的行动力及对外的联系,巩固本团的地位及特色。

【活动报告】新首相,新巫统?座谈会

《新首相,新巫统?》座谈会 2009年10月28日 华总青主催,隆雪华青、《东方日报》联办 民政党青年团总秘书刘华才博士认为,从巫统摒弃种族主义言论、修改党章以杜绝金钱政治可看出,纳吉决心改革,因此他乐观以对,不过也强调巫统的改革必定会面对许多障碍,尤其是纳吉下面的利益集团是否愿意配合。 时事评论人罗志昌和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则认为,纳吉的改革只是口头承诺。罗志昌捡拾现实例子指出,巫统口号喊得响,实则无意改革,因为巫统仍然是“旧团队,旧思维”,因此废除种族政策,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刘镇东指出,石油日益减少和资讯愈趋进步的情况看来,巫统的政治改革将遇到很大的问题,明年度财政预算案透射出,纳吉没有进行制度改革的魄力,因此民联还有希望。 出席这场讲座的人士约80余人,出席者全情投入,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问答环节中更是踊跃地提问及发表意见。

【活动报告】“回国路茫茫,陈平有话说”独家爆料放映会

“回国路茫茫,陈平有话说”独家爆料放映会 2009年12月7日 《风云时报》、《当今大马》、隆雪华青联办 时事评论人黄永安受邀担任主讲人,主持人为隆雪华青团员李仕强。当晚共吸引超过200位民众的热烈反应,其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或前马共成员。 现场放映5片由《风云时报》和《当今大马》配合日前合艾和平协议20周年活动而录制的访谈影片、陈平《种族主义阻止陈平回国》独家访谈,以及陈平在庆祝活动上发表演讲的场景,这些影片都是国内首次在公开场合上播放。

【活动报告】“校园民主,路在何方?”讲座会

“校园民主,路在何方?”讲座会 2010年2月4日 隆雪华青、学运、马大新青年协会、马大华文学会、理大前进阵线、博大前进阵线、全国亲学生阵线联办 当天超过40位观众出席,大多数是大学生。主讲人针对校园选举使用电子投票,发表各自的意见与看法。前学运组织秘书李凯伦和时事评论员凌国文强烈反对电子投票,民青团总秘书刘华才博士则赞同此措施,而马青策略宣传局副主任吴健南则不设任何立场。 刘华才因为在较早前因曾发表文告支持电子投票,并且在讲座中呼吁学生要信任学生事务副校长阿查雷(Azarae Idris)而遭到其他主讲人的围剿。

【通告】隆雪华青简介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青年团,简称“隆雪华青”,正式成立於一九八五年九月廿九日。 宗旨 隆雪华青的宗旨是: (一) 维护及宣扬民主、人权; (二) 促进华团青年组织间的团结合作及各族青年的友爱互助; (三) 锻练青年体能,培养青年德行; (四) 培养青年服务社会,效忠国家的观念,及提高青年的政治认识。 隆雪华青创立期间,正逢国内政、经、文、教发展起伏不定,华社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时局挑战之刻,也正是华社民众普遍上对现实深感不满而积极寻求突破的年代。雪华青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似乎也是明显,理所当然的。 育我华青、民主为训 在组织定位与活动内容上,隆雪华青经过多次的探讨与多年的实践,最终决定根据1985年《华团宣言》的精神,选择以推展民主与人权的观念作为组织的活动重心,并提出“育我华青、民主为训”的团训。“育我华青”是突出人才的培育;“民主为训”是思想建设、理论依据。 为了更主动、更直接地推广雪华青的理念,本团在1988年汇聚了各领域学有专长的团员,成立讲师团。目前讲师团的成员共有30位,他们专长的领域包括民主人权、青年训育、会议规范、创意思考、组织与管理、青少年辅导、活动策划以及团康等。自成立以来,讲师团的成员不时应邀到全国各地主讲各有关课题。 组织结构 隆雪华青的团员分成团体团员及个人团员。理事会是由25人组成,由团员在大会上选出团长一人及理事20人(团体团员及个人团员各占10人),以及由团长推荐,理事会通过委任不超过4名理事,然后再复选组成。 隆雪华青设有讲师组、论坛组、出版组及活动组共4个小组,积极推展专题讲座会、座谈会、生活营、训育课程、训练营、体育、康乐及郊游等活动。 文字与观念传播 隆雪华青自1987年开始不定期出版团讯,除了传达讯息之外,也提供团员发表作品的园地。此外,雪华青也出版青年论坛丛书,至今先后面世的有《我们并不寂寞》(1989)、《透视大马人权》(1991)、《青年手卷创刊号》(1993)、《青年手卷2--转变中的马来西亚》(1994)、《民主的追求》(1997);与其他青年团体联合出版有《民主人权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1989)、《让青年为社会把脉》(1989);与雪州民权委员会联合出版的则有《认识民主民权》(1987)、《维护人权》(1989)、《人权呼声》(1990)等。 为了推广民主人权的思想教育工作,隆雪华青与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从1987年开始,于每年的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期间,联合举办有关人权性质的活动,后来扩大为“人权月”系列活动,通过讲座、展览会、系列文章、专书出版、晚会等方式来激发社会大众对民主人权问题的关注,进而积极投入捍卫民主人权的行列。 对外联系、相互配合 隆雪华青也与全国各州华堂青年团、乡青团、其他青年组织及民间公益团体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勉励、互相配合,以便带动更多华社团体,关心时事,推动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隆雪华青一直服膺于民主人权的理念,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唯有根据民主人权的精神以及多元种族的思想,各族人民才能和平共处,一致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同心协力建设及发展马来西亚,并让全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国家的资源与财富。 隆雪华青在一群充满朝气活力和具有理想、社会责任的团员相互砥励之下,义无反顾地承担捍卫人权及培育人才的重任。

【活动】 2010年度第十届千人义山行

联办单位: 隆雪华青、雪隆嘉应青、雪隆会宁青、雪隆广西青、隆河婆青、雪隆广青、万挠广青、雪隆校友联青、雪隆潮青、雪隆茶阳青、雪隆福青、雪隆福州青、雪隆兴安青、隆雪陈氏青、隆雪惠安泉港青、雪隆惠州青、宗乡青雪州分会、巴生福建青、隆雪华堂妇女组、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华人残障协会、万寿园慈善基金会、士拉央第23区居委会。 报名方式: 1)凡马来西亚公民皆可报名参赛。 2)通过联办团体报名之首20位报名者(不分组别)均不收费,额外人数则每位收费RM15。 3)在籍中学生(18岁以下)报名费为RM10。 4)公众人士报名每人收费RM15,5人或超过5人一起报名则每人收费RM10。 5)参赛者均可获赠2010千人义山行T恤一件。 6)可到隆雪华堂秘书处或各联办单位秘书处报名。 报名、询问电话:03-22746645 报名截止日期:2010年4月16日 为了避免混乱,筹委会不接受现场报名。